我的父辈有三兄弟,他们共生育八男五女,同堂兄弟姐妹十三人,我是老大,唯我一人见过祖父,特别是在解放后出生在外乡、外地的弟妹,他们对解放前祖父祖母在世时的家庭以及祖居地游山均无什么印象。因此,我在大叔、二叔先后离开了人世的2006年,其时我也到了古稀之年,退休也快十年了。根据我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或听长辈日常所说的一些家庭往事,同时参阅了游山的《董氏宗谱》,把游山的董氏宗族的来源与繁衍以及我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变化情况,粗略地写了一个《故乡、家庭回忆录》,便于晚辈后代对自己的祖先和故乡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本文即节选自作者个人回忆录的部分章节

我家祖居地游山是一个千烟古村,现属婺源县镇头镇。

游山古称睿源,位于婺源西南与景德镇接壤处。相传古时有彩凤翱翔于此,又名凤游山。游山村四面群山环抱,东有文笔山,龙盘虎踞;南有天马、狮形、旺林、九甲石林、马鞍诸山,群峰崇峙;西有凤游山,高插云端;北有大尖、凤形、旗形群山,蜿蜒起伏。村中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睿源河),由西向东穿村而过,所以有人称游山村在大山的皱折里,居然有水乡的风韵。小溪两岸徽派民居栉次鳞比,儒林、题柱、庆远、环溪、茂林五桥横卧;瞻云、函谷二亭飞檐翘角,与苍翠的林海相辉映,组成一幅典型的徽派农村村落画卷—小桥、流水、人家。

站在小溪儒林桥上,向西一眼可见的是一座石山,称大游山,系婺源与景德镇的界山,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75米。

婺源游山

此山山腰路边有一口剑泉,传说为吕洞宾路过时挥剑捅出,泉水清澈甜润、四季不涸。山项平坦广阔,有一座静隐寺,乃真武帝君道场,常年有来自浮梁、乐平等外地及远近乡村人们的朝拜,近年来香火颇盛。周围有别具特色的舍利塔,有可以远眺波阳湖的望湖石,有一石之隔的鸳鸯池,一清一浊,相传浊池是一尼思凡,偷偷洗澡所致。其他自然景观还有眉毛沿、通天窍、龙呤洞,舍身崖、弥陀峰等,以及上圆下方的筷子竹、上接疏下接密的罗汉竹。最为可观的是山中石林,石林深藏于树林,巅峰高达数丈,窟窿裂缝下深百尺,高低相融,疏密有致,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石林自成石洞石穴,洞与洞相连,每到一洞,看似无路,而面前又突然转折,另显天地,其玲珑剔透,具有苏州园林之美。游人在石林王国中攀引浏览,确是一次艺术享受。

(一)游山董氏宗族的来源与族谱

游山村是董氏宗族聚族而居的地方。据《董氏族谱》记载,董氏宗族来源于江西省银城县海州,(今德兴市海口镇)奉董万洪为始祖,万洪生三子,长子知智,次子知仁,三子知义,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董知仁始游太学,续拜荆南节度判官,升授奉大夫。暮年改任,游新安,喜山水之胜,遂偕弟知义公肇迁凤游。未几,知义公由凤游复迁浮南槎潭。因此,游山董氏宗族的子弟都是董知仁的后裔。

游山的先辈很重视纂修族谱,知道国有史,县有志,村必修谱。为使后人知祖先,识辈份,明亲疏长幼之道,树忠孝礼节之风。游山村在解放前先后修谱九次,并有一条规定:“新谱告成,前谱缴焚”,因此现在保存的游山 《董氏族谱》是民国二十年(1931) 纂修的,这是第九次修的谱,有二十五卷,首末各一卷,共二十七册,宣纸、木活字本,开本26.5×41厘米,共重18.65公斤。纸张优良、装帧、印刷、版式均十分精致。族谱内容包括谱序、谱例、迁居、村图、诰制、簪缨、在系、记、行状、传、墓志铭、肖像、寿文、杂录、跋等十分丰富。这也是游山村唯一保存完整的《董氏族谱》。

游山是婺源县第一大村落,董姓为大宗大姓,董氏后裔已繁衍到四十代,现有四千余人口(不包括去县外工作居住人员)。

(二) 游山董氏宗族排辈字行

游山建村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5), 有1200余年历史,自董万洪始祖繁衍至今已四十代了。由于在一九三一年续修族谱时,统一了辈份排行联,规定了一个行辈用一个字作为代号。同一行辈的支丁命名时,必须用规定的同一行辈代号字,将全体支丁再次一清二楚地表现出来。现把村谱记载的排辈字行抄录如下:

从川述祖、继起成行、崇尚先德、孝友一堂,

宗兴祚焕、鼎盛传芳、世承广远、树本荣昌,

振家华国、道谊文章、高明正大、绳武贤良,

嘉猷永绍,长发其祥。

游山

以上规定了五十六个辈份字行。今天,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了,但董氏宗族制定的排行歌仍在起作用,大多数子弟仍依排行歌命名。我们祖父为昌字辈,董氏后裔的三十二代,祖父辈共有七兄弟,老大昌立, 名大中,老二昌第,名灶森,(祖父)老三昌尧,名大圭,老四昌绍名大业,老五昌官,名大文,老六昌楷,名大模,老七昌震,名大东。我父亲兄弟为振字辈,第三十三代,振泽,名锡嘏,大叔振威,名锡鈇,二叔振旄,名锡爵。我与金敖、春敖等八位堂兄弟为家字辈,董氏后裔的第三十四代,祖父曾为我取谱名家尚,名占鰲 。

(三)祖父兄弟兴建的怀德堂

祖父七兄弟的祖父是本材公,名平高,字瞻成,号桂轩,学名一轮,增贡生,光绪癸巳年奉。祖父等七兄弟曾为本材公兴建祠堂一座,命名怀德堂。据《董氏族谱、怀德堂记》记载:民国八年(1919)落成的怀德堂,历时二载,需緡巨万,其基址之佳,规模之远,奂轮之美,堂构之工,他祠罕与为俪。祠堂左边还建有一座两层楼房及橱屋,过去称学堂屋。这座祠堂的学堂屋解放前是国民党乡公所占用,解放后祠堂为村里开会用,成立人民公社后让给一个生产队开会记工分及做仓库。改革开放后由于没有明确的产权关系,无人使用又无人管理维修,现已倒塌。

过去,怀德堂(本材公祠堂)在他的七个孙子各自成家后改称“七家里”,据说祠堂留有百余亩公田,每年可收租谷百担左右,分别由七家轮流掌管,发放按学历奖励租谷(俗称“灯油租”又称“毕业租”)。过年时发放公堂饼、添丁饼及办理清明、冬至、过年(除夕团拜)祭祖的物品等。其中清明节扫墓(游山叫挂钱),七家的子女要集中一起,带着祭品、钱纸上坟扫墓,凡参加者都要发给五元、十元钱。我记得解放前夕参加过两三次。

(四)游山解放前的教育事业及永思堂

游山的董氏宗族很早就重视教育事业,据《董氏族谱》记载,早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就在游山村口的新源坞凤形山下建了“凤山书屋”。民国时期游山又创建了睿源高等小学,在校学生全部免缴学费,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还有助学金和生活补助,以后还按学历设立了不同标准的奖励制度,并实行终身享有制,直至亡故取消。到三、四十年代,每年都有不少人考入婺源中学。解放前夕,游山村已有二十多人在婺源县城、景德镇等地读中学、大学了。并有两位老先生在婺源中学任教师。可见,游山的教育事业是办得早的,也是办得好的。

婺源乡村小巷

我在游山读书时,游山小学设在永思堂。我在游山小学读了五年书(1943–1948年),解放后至文化大革命的一九六六年,游山小学还是设在永思堂。游山小学很早就是一所高等小学,远近三四十里路的镇头、黄砂、董门、虹川等乡村的子女都要到游山读书到高小毕业。游山小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好,学校有宿舍、食堂等,教师住在学校,晚上学生自带油灯上自修。学校师资力量强,校长董博文,继任校长董宗儒,教师有董振新、董权时、董永明、董定通、董启传、江卓峰、汪登源、汪烈、齐登美等十几位,他们都是高师、高中毕业,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学校有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桌以及洋鼓洋号等,有利开展多项体育运动。

永思堂现已不存在了,但我依稀记得,这座祠堂是游山村二十五座祠堂中建筑最大,最宏伟的祠堂。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前院为宽敞的花园,有一个半月形的莲花池,池内种莲养鱼。靠外墙的池边有一排六方形,高约1.5米,直径0.6米,中间有一个圆洞的旗杆石墩,上面摆放着盆花。前堂为五凤楼,九脊顶,午朝门。门两边有一对直径0.8米左右的大石鼓(实为避鼓)。中堂粗梁大柱,柱脚是鼓式石础,四水朝堂,中间一口大天井。后堂有楼阁、楼上为香火宫,也有一口天井,底层两边各有三间房以及一间厨房。永思堂规模庞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匾联挂满中堂下堂上下左右的梁柱。从前院到后堂,地面全是平整的清石板,宽阔的台阶一层高一层,故称“四进”。祠堂边有一栋附属房子,内有两间教室,墙外还有一个学生运动场。

文字丨董建敖

图片摄影 | 婺里君

作者 王若林

一个大龄草根站长,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IT农民工,用互联网方式记录点滴生活,留住片刻的美好回忆! 版权申明:本站信息部份源于网络仅用于分享,不拥有所有权,不用于商业用途,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博主删除,谢谢!

《岁月如歌(一)| 我的故乡祖居地——游山》有2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