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每年抢先“叫卖”婺源红枫的似乎是摄影师们。寻常深秋,不期然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婺源红枫美景就悄然现身各类媒体了,似乎提醒人们:秋色入美,赶紧将脚步迈向婺源吧……

婺源红枫,属枫香树,是一种分布于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的寻常植物。按理说,它们虽树高可达30米、胸径能达1米以上,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但也不至于掀起“枫”狂的旅游热潮吧?而在婺源,它们着实创造了奇迹,开辟了“枫”狂旅游季,让秋色婺源堪比春光婺源,一度引爆赏枫晒秋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如果说,有一种春天叫婺源。那么,堪比春光婺源的秋色婺源,其绚丽之境亦可见一斑。

秋色婺源,美自何处?我想,“枫”狂的婺源,似乎得益于一种天地元气。

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婺源和其他兄弟县市一样,文脉相通、地理相连,处处皆是自在生态,时丰时歉,时火时冷,斗转星移,十分自然。然而,站在赏枫的角度看,出乎人们预料的是,一个原先并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居然一飞冲天,尊享旅游荣耀。这个地方,以婺源石城为代表,频频引发旅游热潮。其中缘由,或许是地气使然吧。

石城,是婺源一座山的名称,位于大鄣山乡境内,因山势陡峭有如城堡,便有了“石城”的美称,包容程村与戴村。

秋天晨雾中的山村 婺源石城晨雾景观

石城,虽山体面积不大,却享誉赏枫盛名,被众多媒体评选为“中国最具人气的赏枫地”“摄影爱好者的天堂”。美通社发新闻稿《婺源石城打造“华东第一赏枫仙境”》;人民网发新闻稿《江西婺源:“枫”景这边独好》,等等,一度引发热议。颇为巧合的是,与它同名的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亦因“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也是一方旅游胜地。 

石城,似乎专为旅游而来。为了保护千年红枫,婺源悉心筑起固若金汤的“石城”,可谓用心良苦矣。

地气,是土地山川所赋的灵气。婺源石城,地气何在?

历史上,东晋、唐末战乱和南宋渡江定都杭州,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的浪潮。北方许多名门望族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迁,来到婺源,聚族而居,使婺源山区得到了很好的文明开发,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宜居村落。程村、戴村,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同时,由于婺源是丘陵山区,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地理、自然条件优越,一度成了南迁氏族卜居的集中地域。由于躲避战乱,“依山阻险以自安”是人口南迁时期婺源村落选址布局的主要特征。“一般开基肇造的建村人在定居时都会种下一棵树,或樟或枫,或楠或松,或遮或彰,对村落绿化、水土保持、景观构成都起着重要作用。”(詹显华《婺源古村落古建筑》)同时,婺源是朱子故里,受朱子“事亲之道以事天地”“视万物如己之侪辈”等生态道德观的影响与浸润,婺源百姓对村落周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视为风水宝地的构成部分,悉心加以保护和培育。婺源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禁林,都有“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等风俗,留下了后龙山、水口林等生态景观和自然景区。由此,古代不少官员来到婺源“爱其山水清淑,遂久居之,以长子孙”。

远的不说,就在石城一带,有处“树抱石”奇观,令人肃然起敬。一颗千年古树,将一块大清乾隆三十年间立的《禁碑记》包裹了起来:原先,禁碑护林;而今,古树护碑。

我想,这样的生态自觉,正是婺源凝聚地气的生态秘笈。或许,程村、戴村先祖定居时爱植枫香树,悉心呵护红枫,“潜龙勿用”;世代守护,久久为功,终于“飞龙在天”,蔚为大观。

“枫”狂的石城,除了地气使然,也离不开东方美学。不然,何以吸引着无数名贵摄影器材的高清镜头?

道法自然。东方美学是一种人和自然的默契。人不是对抗自然、索取自然、凌驾自然,而是虔诚地把自然当作最高法则。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人的形象很少或很小,但整体上人气沛然。东方美学,尤其擅长于整体把握,讲究“气韵生动”,模糊人与自然的界限,讲究“天人合一”。站在东方美学角度看石城,“气韵生动”直抵人心。

君不见,石城有许多古树名木,600多年的香枫、800多年的香榧……让人最为惊叹的是,这里有上百棵香枫古树群,每棵香枫树高均在35米以上,远远超过了村里的高低屋顶,“和高耸入云的树冠相比,徽派民居就像玩具屋子”。枫树林中还有山樱花、古楠木、红豆杉、杭州榆、糙叶树、青栲、槐树等镶嵌其间,简直就是多彩“植物世界”。

每到深秋,石城香枫一片火红,高大的红枫树与粉墙黛瓦马头墙掩映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枫林景观。枫林环抱,晨雾悬挂树腰,红枫在薄纱中若隐若现;加上早晨村民的炊烟,在这个山洼里弥漫,构成了如梦似幻般的红枫仙境。枫树,也似乎成了仙境圣物…… 

程村、戴村有多条意境幽远的古巷,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引领人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明史里。被青石板古驿道贯穿整个村庄的叫戴村,而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是程村。两村之间隔着一个小山坡,村后都有古枫点缀,各具特色美景。“日出之前,阵阵鸡鸣;日出之后,袅袅炊烟。”为了拍摄红枫仙境,摄影师们往往不顾舟车劳顿,天不亮就抢先来到山上“城堡”守候,架好机位、调好模式,屏息静气,等候心仪画卷的到来……“一抹斜阳穿村过,几缕炊烟古树起”,青山绕红枫,红枫掩民居,仿若天上人间,翩翩吾欲仙……这样的石城仙境,谁能不向往之呢?

这样的石城,描绘着道法自然,诠释着人和自然的默契。

距离石城不远,经戴村古驿道可通往长溪村,那里也是一处赏枫胜地呢!秋风吹熟了枝头红柿,吹红了古树枫叶,也吹出了秋收的喜悦;距离石城不远,这里有个“中国最圆村庄”菊径村。村庄三面环水,一面倚山,木桥进出,巷陌交错,枫红渲染。俯瞰全村,美不胜收距离石城不远,这里有个“婺水源头第一村”水岚村,有“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诗境,峻岭环绕,枫红如炬,漫山斑斓;

透过石城,可以想见婺源古人建村选址,无不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朱子曾说:“古时建立村庄之际,乃依堪舆家之言,择最吉星宿之下而筑之,谓可永世和顺也。”(《朱子语类》)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有助于人脑效率提高。婺源享有“书乡”之美誉,既离不开地气使然,也离不开山水滋养。时至今日,婺源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28个……一个个藏风聚气的婺源古村落,孕育出了550余名进士和一大批文化名家,正是“地灵人杰”的真实写照。

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蚩尤被黄帝擒获后戴上了木质刑具桎梏,长途押解示众。蚩尤被杀后,桎梏被行刑者取下弃之山野。这副桎梏本来已在长途押解中渗满血迹,此刻更是鲜血淋漓。它被弃之山野后,很快就在弃落的山野间生根了,长成了一片枫树,如血似火。蚩尤失败后,他的部属九黎族被黄帝做了一次大范围的整编,大致被分为善、恶两类。不管“善类”“恶类”,他们都记住了自己是九黎之后,是“黎民”。后来习称“黎民百姓”,与此有关。奇巧的是,西江苗寨有一部传唱的苗族史诗叫“枫树歌”,说苗族的祖先姜央就是从这片枫树中生出来的,他们世世代代崇拜枫树,不准砍伐。(余秋雨《蚩尤的后代》)

不管是美好的现实,还是悲壮的传说,遥想奉若神明的枫树,总让我们对自然生态多几分敬重、敬仰与敬畏。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多年来,受石城启发,为打造好“枫”景,婺源坚持全域理念、系统思维保护生态环境,在首创自然保护小区获评世界发明奖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天然阔叶林长期禁伐工程,挂牌保护古树名木13000多株,打造世界文化生态大公园。经调查,婺源拥有高等植物3000余种和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多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2.64%、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良禽择木而栖”,婺源因此成了世界珍稀濒危鸟种蓝冠噪鹛春夏栖息地和世界最大野生鸳鸯越冬栖息地。值得一提的是,婺源全域2967平方公里获评我国唯一一个以整县命名的国家3A级景区,全县景区景点星罗棋布、群星璀璨,A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县级之首,涌现出了一批赏枫村、赏花村、写生村、影视村、民宿村,等等,带动全县70%以上的人口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趟出了乡村振兴的“婺源之路”。

受石城启发,婺源还创新实施“彩色森林”“彩色通道”“森林人家”等项目建设,促进林旅融合,释放生态效益,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诸多“绿招牌”,并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秋天晨雾中的山村 婺源石城晨雾景观

正是这样的宏观视野与顶层设计,让婺源好“枫”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因“晒秋人家”而声名远播的篁岭,村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枫林是篁岭一道亮丽的红色风景,添彩“最美中国符号”,令人流连忘返;

因万亩梯田油菜花海而闻名遐迩的“天上人间”江岭,村庄枫林秋色亦不甘示弱,无论是春黄还是秋红,均以壮观开阔而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建村于明初的查平坦村,也是一个挂在山腰上的村落,李白桃红,色彩斑斓。这里民风淳朴,枫林多了静谧姿态;

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龙尾砚)的原产地,龙尾村即以“龙尾”而命名。秋季里溪水如玉、枫红似火,恍若隔世,别样动人;

具有“母系氏族遗风”的阆山村,位于大山之巅。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绝版的“香格里拉”,秋天枫林红红火火,一幅梦中画卷;

作为赏枫“新秀”,对冲村毫不逊色。它虽地处宁静的镇头镇,但是秋色迷人,后发制人。每当太阳升起,枫林间光影婆娑,极具美感;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虹关村是徽墨名村。背枕青山,面临清溪,秋天的红枫林给虹关村添上了一笔浓重的色彩,跻身影视创作基地;   

对了,还有月亮湾。千万不要忘了月亮湾啊。

俯瞰月亮湾,这方天然汀州,绽放着“春有花黄、秋有枫红”的迷人景致。还有高速、高铁衬托,打破古今分界,令人遐想无限。汀州里,驾着扁舟,只撒网不打鱼的渔翁,随手一拍都是网红之作,让人直呼过瘾又连连称赞……

婺源好“枫”景,遍地开花、繁花似锦。

既然说起了菊径,也谈到了月亮湾。那么,就让我们跳出视野,放下成见,置身云端,来一趟探秘之旅吧:君不见,“圆形”的菊径、“半圆”的月亮湾,其组合不正是篆体之“明”字吗?

左“日”右“月”,正是我们站在朱子故里向西北望到的“明”字之构成呢!这不也是揭秘婺源生态文明的最好谜底吗?《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者,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教育人们“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阙耳熟能详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道出了南宋文学家辛弃疾极为深沉的爱国情思,成为词中瑰宝。试想,对朱子极为赞誉“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的辛弃疾,若他来到朱子故里,西北望“明”字,该会写出怎样的雄文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婺源,将生态文明论文写在2967平方公里的美丽大地上,注定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乡村度假旅居目的地”。

文字:吕富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辑:若林

作者 王若林

一个大龄草根站长,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IT农民工,用互联网方式记录点滴生活,留住片刻的美好回忆! 版权申明:本站信息部份源于网络仅用于分享,不拥有所有权,不用于商业用途,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博主删除,谢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